炎熱的夏天,你頂著烈日走在街上,汗流浹背。馬路兩旁琳瑯滿目的冷飲店在向你招手,你沖進店里,點一杯冰奶茶帶走,吸走涼爽,把冷飲杯丟棄在垃圾桶里。
2019年的夏天,綠色和平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合作,對常見的幾種飲料杯進行了從資源采集到用后處置等全部生命周期環節的環境代價估算。
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是一種評價產品、工藝過程或活動從原料加工到生產、運輸、銷售、使用、回收、維護和最終處置整個生命周期系統有關的環境負荷的過程。這種方法被形象地稱為“搖籃到墳墓”方法。
首先,我們選取了市面上五種常見的飲料杯,包括三種一次性杯以及兩種可以重復使用的杯子。
PE淋膜紙杯(包含PP材質杯蓋),這種杯子被廣泛應用于熱咖啡和部分熱奶茶的盛裝;PP冷飲杯,材質較厚韌,通常被飲品店用來盛裝冰飲;PET飲料杯,材質較薄軟,礦泉水瓶就是用這種材料制作的;以及作為對比的兩種重復使用的飲料杯:PP水杯(樂扣杯),比一次性PP杯更厚實;還有可折疊硅膠軟杯(配有PP材質的杯蓋和隔熱圈)。
你以為很環保的紙杯子,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塑料杯。紙杯為了能有防水功能,通常會在其內壁淋上一層PE塑料膜。當我們來看一次性紙杯的生命周期時,則需要將杯子的塑料膜和紙杯分開計算。PE塑料膜的生命周期涵蓋了從石油開采、石化冶煉、塑料加工等一些列的環節。紙杯的生命周期涵蓋了從樹木砍伐、造漿、造紙、裁切、粘貼成型等環節。
當我們把整個過程用視覺呈現時發現,生產一只紙杯竟然需要25個環節,其中超過10個環節是在生產塑料!
分析完上述五種杯子的生產過程,我們還根據不同飲料杯的材質和加工工藝,測算出了生產這些飲料杯所需要投入的自然資源和排放的廢水廢料廢氣,以及杯子用完被丟棄后產生的垃圾,量化了飲料杯這一日用品造成的環境代價。
比如生產一個普通的容量為16盎司(oz),重量約為12.4g的一次性紙杯竟然需要消耗25.2g的原木,2.33L水資源!
生產一只容量為16盎司(oz),重量為18.82g的一次性PET冷飲杯,會產生82g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超過杯子重量的四倍!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除了這些用LCA可量化的耗水、耗電、廢氣廢料、碳排放的污染之外,這些海量的塑料杯被丟棄到大自然中將會面臨幾個世紀都無法降解的環境噩夢。
城市里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中、一些農村地區存在的違規露天垃圾場,都含有大量一次性塑料包裝。這些“失控”的塑料垃圾,很多最終沿著各類水道,從陸地到達海洋。目前,全球海洋每年大約要接收800萬噸來自陸地的塑料垃圾,其中很多都是塑料包裝。
解決方案:一個可重復使用的PP塑料杯,用兩次以上對環境帶來的代價就會小于一次性塑料杯
看了五種杯子的全生命周期的環境代價之后,你可能會說生產可重復使用的PP塑料杯或者硅膠杯,給環境帶來的成本更高。不錯,但是這些杯子可以跟隨你長達數年,可以一直重復使用。
隨身杯的重復使用特性使它相比一次性杯具有顯著的優勢。我們做了一個計算,按照每周消費3次外帶咖啡/奶茶,每次使用0.2L水清洗自帶杯來計算,采用可重復使用的PP杯,只需一到兩周,其碳排放就將低于使用一次性冷飲杯,只需三到四周,其碳排放就將低于使用一次性熱飲杯。
即使是用單個碳排放最高的硅膠杯和最低的淋膜紙杯對比,仍以每周消費3次外帶咖啡/奶茶,每次使用0.2L水清洗自帶杯來計算,使用硅膠杯只需使用七周也將在環境足跡上打敗一次性紙基淋膜杯。
并且,使用時間越長、次數越多,重復使用飲料杯的環境足跡相對于一次性杯的優勢就越大。如果能做到長期堅持使用自帶杯,將極大減少飲料消費的包裝浪費和環境足跡。
知道了一次性紙杯及塑料杯的“背后的秘密”之后,你還在猶豫什么呢?揣上自帶杯去上班、上學、出差、運動吧。你每減少使用一個一次性杯子,都節約了不少的資源能源,對環境的傷害也減少了一分。
讓我們擁抱長情的生活,拋棄一次性的世界。拿起你的保溫杯,做整條街上最潮的崽,讓減塑生活成為最in的生活方式!